行业新闻

im电竞注册校园文化论文范例

发布日期:2023-11-24  来源:

  中于“民办”“职业性”与“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在民办高职院校特定环境下,以高职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建设为主要空间,涵盖高职院校领导和教职员工,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也是民办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民办高职院校应市场需求而生,学生高考分数较低,动手能力强于动脑能力,且学校需自筹办学经费,其生存与发展和生源密切相关,受就业市场的影响程度远远高于公办高职院校,但同样也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管辖,承担大学的育人职责。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既有公办院校校园文化的基础和优势,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最主要的特点都集中于“民办”“职业性”与“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新媒体所提供的海量的资源、开放的环境、即时多样化的互动方式,都深受高校师生喜爱与追捧,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多样性、自主性、动态性和交互性等新的特点。在民办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新媒体可以发挥独特功能。第一,新媒体可以在不花钱的基础上拓展校园文化载体。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和理论学习的形式,可以增加更新潮实用的沟通方式,例如微博、微信、QQ、校园贴吧、论坛、校长信箱等,实现师生之间更为平等、广泛、深入、实时的交流。第二,新媒体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内容的创新。高校师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同时承担信息的者与接受者的双重角色,尤其是对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没有歧视的空间,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与才华,并通过别人的评价与交流,刺激自己的创作灵感,有利于形成原创的、创新的校园文化内容。第三,新媒体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它把课堂上的枯燥理论转化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体内容,把课堂授课转化为平等的互动交流,把团体教学转变为个性化教育,营造健康向上、活泼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第四,新媒体有助于更快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尤其是在民办高职院校当中,新媒体是最便捷的传播工具,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助推校企合作、形象宣传、专业建设等的品牌成效显著。

im电竞注册校园文化论文范例

  为深入了解新媒体在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现状,我在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通过网络共发出问卷169份,回收有效问卷169份,调查对象为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在校的教职工与大一、大二、大三学生,范围涉及全校各个学院与部门。

  (一)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新媒体在民办高职当中使用者众多,但用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利用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以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为例,在校师生达1万余人,目前,学校、学院、各级学生组织共开通新浪官方认证微博50多个,比较有名气的主要有“@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每日一拍”和“@青春商贸”,再加上学校大部分师生开通的个人微博,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多级别、多层次的“微博矩阵”已经基本成型。随后,“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微信平台正式开通,由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网络中心负责运营,直接与学校10多个官方网站链接推送,自动更新。在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使用频率最高的新媒体依次是QQ、微博、微信、,使用者主要为35岁以下的师生群体,大部分为女性,使用时间集中于下午和晚上,平时上网最主要在于朋友联络和获取或工作或学习事务通知,其次是获取时事类新闻,以及体育娱乐信息。从信息获取来源调查,校园内最新资讯主要还是来自于学校及学院各大网站、微博、身边人的口头描述、贴吧、学校新闻网等渠道,其中除人际传播外,其他都可以由学校控制信息源。主流信息与文化可以由学校引导。73.37%的被访者认为微博、微信、互联网等新媒体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便利,72.19%的受访者认为新媒体可以很好地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25.44%的受访者也同意新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85.8%的受访者同意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新媒体的运用上,86.39%的受访者会关注学校、学院等下属组织开通的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等。59.76%的受访者表示,运用新媒体参与一些群体性的讨论或是关注新媒体为载体的活动,更多的还是看信息群体是否能吸引他,36.09%的受访者很愿意参加这种新媒体活动,53.25%的受访者很乐意在新媒体平台上但当校园文化的传播者,只有4.73%的受访者不太愿意,而42.01%的受访者愿意视情况而定,至少对使用新媒体传播校园文化并不抗拒。

  (二)经过调查采访发现,民办高职院校在新媒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新媒体内容更新不及时。在民办高职中,新媒体平台都已经基本建成,但是更新情况不容乐观。已建好的网站与官方微博的内容更新具有随意性,不能形成固定时间与固定人员,有时大量更新,有时却一个星期也不见动静,内容更新也缺乏新意,既不能体现本单位特色,又不能吸引更多关注,并未达到宣传效果。二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缺失。传统媒体如校报、校园广播、LED屏幕、各种宣传橱窗和校园电视,但是校报更新时间慢,广播内容与宣传橱窗内容不能及时与新媒体内容保持一致基调,各自为政,不能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作用,宣传效果大打折扣。三是缺乏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的引导。59.76%的受访者表示,运用新媒体参与一些群体性的讨论或是关注新媒体为载体的活动,更多的还是看信息群体是否能吸引他。从其他学校的情况来看,党委书记和校长都有人人网、新浪微博的官方认证账号,并固定时间与访客互动,因而形成了固定的粉丝群与访问量,并由于校友效应在不断扩大影响力。而在我校,目前还没有开通固定的校领导直接和师生对话的新媒体平台。四是线上线下活动的联动不及时。据调查显示,只有15.98%的受访者每天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下,大多数都是2-4小时,每天上网时长在5小时以上的占27.22%。很多在线上活跃的学生更多时间泡在网上,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积极主动。而很多线上很热门的文化活动都并没有转化为线下的实体活动,因此影响力大打折扣,文化品牌的塑造效应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校园文化是学校个性品格和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的风靡在民办高职院校已经是大势所趋,在激烈的生源市场竞争中,具有文化软实力、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学校才能吸引到更多更优质的学生加入。如何利用新媒体来推进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是热门课题。我主要结合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几条有效途径。

  2012年以来,我国新媒体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微信融合了手机与QQ通讯的双重优势,呈爆发式增长,微博成为表达民意、反映舆情的重要渠道,3G网络和智能手机使移动化发展态势突出,“人随网走”已经发展成为“网随人走”。各学院、各部门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再自建校园社区与交流平台,建立属于自己校园的即时通信工具,开发相关APP,如此,所有的官方微博、微信、网站齐聚校园社区与交流平台,师生可以用最少流量、最少时间获得最多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师生,也最快地展现了自己的文化。

  根据调查结果,在民办高职院校中,新媒体的使用者以大专学生为主,不管是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角度来说,还是从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来说,或者是新媒体特点来说,利用新媒体来促进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坚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校园文化建设与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出发,、传播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家境较为宽松、形象思维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自制力较差、自卑心理比较严重等特点具有普遍性。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都要弘扬主流文化,更注重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树立榜样典型,及时沟通与发现学生的各种需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正能量,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官方微博可及时公布校史馆、图书馆等建设状况和使用方式,生动展现学校建筑风貌、校园美景,传递办学历史和人文情怀,激发师生校友对母校的热爱之情。通过微信公共平台,开展推荐经典书目等学习栏目,提倡健康心理、励志向上的和谐校园生活。共青团微博客通过校园活动、晚会现场直播等,注重内容深度,传递出独具特色的现场感,加强师生与学校的存在感、参与感和亲近感。

  目前,校园网上已经可以链接学校官方微博和微信,但也只局限于一个微博和微信,而联动的方式不能仅仅是微博和微信单纯地复制校园网的链接,微博、微信平台应该将报纸、校园网、人文讲坛、主题活动等内容进行凝练与集纳。各种媒体产品可以灵活组合,各媒体内容可以更加方便地实现相互嵌入与联动。

  一方面,以微博等新媒体为线上支持,对魅力人文讲座、各种专业竞赛、各类艺术节、文艺演出、社团活动等线下活动进行直播,并在现场建立“微博墙”,实现时时互动交流;另一方面,将学校举办的一些活动,例如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论文征集、党员先锋工程活动、专业介绍等进行微博、微信宣传,将内容转化成微博、微信语言,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提升知名度,也是促进线上线下活动的有力举措。

  要积极参与新媒体建设,除了构建学校官方、共青团体系、学生会、社团等组织的平台,如微博、微信、QQ空间、虚拟工作室等体系之外,最重要也最有影响力的一些天然意见领袖也应该成立自己的媒体平台,如校党委书记、校长、院长、党总支书记、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知名教授、辅导员、班主任等,学校应该设计一个自己的平台,整合这些意见领袖的媒体平台,集中管理,形成宣传合力,才能构建全方位、立体型的文化渲染平台。

  人才是利用新媒体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要素,新媒体的建设既需要管理与技术人才,又需要写作人才。首先必须组建一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网络文化建设的专门队伍,辅之以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保证队伍的稳定性与先进性,能够加强各部门和学院间的协调有序的工作。同时,必须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及时开展业务工作培训,根据新情况新任务随时召开专题研讨,以提高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在网络条件下,大学生一改以往的单一被动形象,既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受教育者,同时又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建设者。因此,要不断吸收有能力、肯奉献的学生加入网络文化建设队伍,定期组织专业思想理论与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与业务能力,保证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快速成长成才。

  高校体育文化是指与高校人、事、物有关的体育活动所产生的文化特征,即为了满足高校师生的需求或依托高校进行的一切体育活动所产生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文化活动。高校体育文化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共同构成。

  体育文化要在各种丰富的体育活动中体现。高校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强健体魄,并掌握专业知识,丰富高校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学生得到综合锻炼,高校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还建立了团结协作意识。体育文化通过体育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位师生,促进师生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充分发挥师生的凝聚作用。体育文化还具备约束性,对师生的运动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在体育文化的全面推广下,使高校的全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实现了强化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体育教育者通过体育课向学生传授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为社会提供了一批高质量的体育人才。高校师生是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创设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在强化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还使学生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对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提供了有利条件。不同于传统课程,高校体育文化更加的灵活、自由,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增长见识、强化体质。

  在各高校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实践下,构建了适合本校特点的体育文化。虽然体育文化要在体育活动的支持下表现出来,但并不能说明体育活动只是在体育运动下最终实现的,还要在智力的参与下得到落实。通过体育活动传播体育文化,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高校在体育文化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实现和谐的体育文化环境,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丰富多样的体育运动,强化学生的体育文化意识。高校管理者与学生干部应采用网络、广播、座谈会等方式加大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或通过体育文化节来吸引更多的学生群体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这对体育文化环境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还可通过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们传授体育运动知识,并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奥运冠军为国争光的视频,使每位学生都受到感染与激励,充分展现学生的爱国情怀,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外,体育教师还要传授给学生体育运动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以及尊重比赛对手的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体育观念是人们对体育的意义和价值的一种认识或看法。高校师生的体育观念会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构建高校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要通过宣传和引导,帮助高校师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终身体育观,让广大高校师生认识到体育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只局限于个人的某个发展阶段,而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要通过各种体育文化活动,使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来理解和体会体育运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自觉性、主动性,促进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的养成,为其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而广大高校师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从而在构建高校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

  丰富高校体育文化内容,拓展高校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形式,使高校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方式更加多样化、多元化,从而吸引广大高校师生积极、主动、持久的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去。但是,在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活动内容、拓展高校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运动的项目和种类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仅靠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是很难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在组织高校体育文化活动内容、选择开展高校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时,一定要根据现展形式,在充分了解高校师生体育运动需求的基础上,组织高校师生开展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例如:在开展高校体育文化活动时,不但要开展篮球、足球、健美操等体育活动,还要开展轮滑、体育舞蹈或街舞等学生感兴趣的运动。在开展的方式上要灵活的变通,例如:在开展足球比赛时,不但可以采用传统的方式,也可以组织5人制的足球比赛或3人制的足球比赛,等等,通过丰富、多样化的体育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师生参与进来,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

  在开展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体育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突出本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特色,并通过特色内容的建设,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工作。例如:清华大学的跳水运动、北京理工大学的男子足球都是学校的体育特色项目,在本校的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普通高校,采用高水平的运动队建设作为本校的体育文化建设是不切实际的,高校可以在高水平的运动队建设之外,将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或传统体育项目、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等作为本校的体育特色项目,实现以点带面,提升本校整体体育文化建设的水平。例如:东北的高校,就可以考虑将冰雪运动作为本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来凸显体育文化的学校特色和地域特色。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对实现和谐校园文化具有决定性作用。体育运动是体育文化的最终体现,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形成了积极的锻炼意识,强化了身体素质,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提高了学生们的体育文化知识,推动了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高校应充分了解和掌握体育文化建设的价值与作用,通过各种体育健身项目的开展,健全学校的体育文化。

  [1]张志勇,杜林英.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和目标的社会取向从社会需要谈学校体育思想和目标结构[J].中国学校体育,1998,(06):67.

  [2]张丽艳.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5,(01):68-71.

  [3]杨德银,龚德贵.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学刊,2001,8(03):86-87.

  高职院校以优秀企业精神为核心,借鉴和吸纳优秀企业精神文化,结合已有的文化资源、办学传统,形成了富有校企文化融合特色的办学宗旨、学院精神、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校训、办学定位等办学文化理念。在这些文化理念的统领下,校风、校纪、校训建设与企业精神培养和企业道德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院精神成为企业精神的延伸,实现了与企业和市场的有机衔接。在行业企业的共同参与下,根据行业企业相关岗位培养目标要求,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按企业要求组织教学活动,针对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和技术咨询,有利于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企合作对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是培养高职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条件下,校企合作不会自发地实现,构建高校、企业、学生、政府等校企合作主体的动力机制是推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关键所在。运用经济措施构建校企合作的利益诱导机制,通过建立法律法规构建对校企合作主体的约束机制,运用教育手段构建校企合作主体的合作价值观影响机制。构建促进校企合作动力机制,既要靠经济政策的指导和法律法规的约束力,也不能忽视合作价值观的影响力。为此,就要运用教育手段培育企业和高校追求合作效益双赢的理念,营造合作的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从而形成在合作价值观影响下的促进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学校与企业之间通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融合架设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桥梁,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校企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真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职业素质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形成的,职业实践和企业文化的陶冶,是养成良好职业素质的不可缺少的途径。而且不同的职业(行业)往往有明显不同的职业素质要求,这种不同的素质要求需要有不同的文化来陶冶。要使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就能感受这种职业(或行业)文化,初步形成较好的相应职业的职业素质,必须通过包含有一定职业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学生逐步了解、习惯和自觉遵守相关职业的素质要求。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学生赴扬州强凌有限公司进行社会实践、企业调研。学生首先是角色的转换,由学员变为企业员工,由消费者变为生产者,由学理论变为实实在在的商品生产实践。“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企业文化的熏陶,工人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生产工艺、质量成本的严格管理,规章制度的约束,高效、快节奏的工作运转,这些为学员们的思想提升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课堂。

  不论是学校还是企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和作用,往往取决于其创新动力。因此,高校与企业作为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主要环境,作用日益突出。校企文化建设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能否培育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和科技。许多诸如交际、审美、创造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不能完全从传统、正统的教育活动中获得,必须通过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的长期熏陶才能逐渐得到。所以,高职生需要不失时机地参与到企业文化的活动中去,提升自我,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企业。校企文化的互动,能使高职校院的学生真正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校企合作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难以很好地融合,这成为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一个障碍。学校与企业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各有自己特殊的一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依赖校企深度融合,需要共同的文化理念、共同的价值取向。在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是物质载体,制度文化是运行制导系统,精神文化是它的核心内容。而在企业文化中,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的价值观念和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它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校企文化的这种共同性,需要在实践中予以优化组合,从高职生的实际特点出发,构建一个科学的校企文化体系,实现两者的优化组合、融会贯通、相互促进,以实现各自的既定目标。高职院校与产业界定期进行战略对话,校企共同组建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兼职教师进校园、教室和专业教师进企业,进行人员文化交流;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教材,进行课程文化共建;建设能够彰显企业文化的工厂化实训基地,车间型实训室,进行环境共建等,都是高职院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校园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责任文化。通过这两种文化的交流,让企业与学生之间都达到双赢的效果。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碰撞、融合,也能使学校更好地为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用人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与扬州强凌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文艺晚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文艺晚会使得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先进理念相互交融,让两种文化一脉相承,散发出自身的独特魅力;其次,学生们通过与企业家“零距离”接触,可以更加了解认识到企业要求、企业文化,明白作为准职业人应养成的道德素质和技术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呼声日臻浓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有关加强文化建设的政策,如2011年《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2年《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也相继出台。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特有的文化积淀等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亚文化,是一定区域内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诸要素的综合,并与地域范围内的环境因素相结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可见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地方文化的传承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很多地方也意识到不搞地方文化建设,发展就会遭遇瓶颈。广元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广元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加强地方文化建设,打造“女皇文化”、“三国文化”、“蜀国文化”等文化品牌。

  高校作为教育系列的高层,是学生与社会的重要衔接口,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推动优秀文化的继承上具有重要的作用。2011年4月24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他明确提出,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为高校加强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依据。2000年初,已有学者认为未来校园文化将出现“在美美与共、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未来高校校园文化将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更具中国特色。”的一大趋势。

  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力度加大和高校教育的普及化,很多地方高校普遍认识到,要办出特色,增强内涵,必须充分挖掘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地方性”内涵,除了在办学体制、专业设置上融入地方,还需要在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精神气质、工作作风诸方面与地方对接。而后者体现在校园文化方面。所谓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校园人在长期的办学过程同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以及在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中的外在表现。”不少地方高校在办学区位、资源、内涵等方面的劣势,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不佳,进取心不足。近年来,地方高校在加大硬件设施与专业建设的同时,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不够,或者很重视,但特色不鲜明,效果不好。地方高校普遍认识到,要想增强内涵、办出特色,必须充分挖掘“地方性”内涵,显然,将地方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这说明了国家大力倡导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要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雨花石的形成,经过了原生形成、次生搬运和沉积砾石层三个复杂而漫长的阶段,历经数亿年的运动变化才成型,还要经过能工巧匠的细心雕琢,最终才成为精美的艺术品。雨花石的这一演变过程被学校领导提炼为“兼容并蓄、至善至美”的品质,将其作为校园文化的内核,体现学校领导对教育的高远追求。“经水濯而清华,遇熔炼而忠贞;呈胜景而纯朴,遭湮没而豁达;担重任而不倦,育群英而无私。”用诗一般的语言解读“雨花石文化”,丰富“雨花石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现了学校在育人方面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培育人、愉悦人、塑造人、发展人,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挖掘“雨花石文化”的深层内涵,学校将体现“雨花石”精神内涵的“争先、坚守、忠贞、包容、奉献”确立为校园精神。这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拓展,也是关注师生成长过程、理解并尊重其成长过程中渐进式变化与幸福感的直接体验。在此基础上,学校将“雨花石文化”的最高追求落实到教育追求上。雨花石的美体现在“品、纹、色、形、质、声、韵”等方面,根据这些特点,学校将教育追求总结为“七行诗”:育德当如石之品,润物无声,一枝一叶总关情;校景当如石之纹,序却随机,横竖侧看总相宜;技精当如石之色,悦目如心,行行出彩齐争艳;塑人当如石之形,方圆偏倚,天生我材必有用;治学当如石之质,脆硬润泽,因材施教当无憾;求学当如石之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意志坚;为师当如石之韵,坚柔稳严,桃李不言自淡然。六合中专通过由浅入深、抽丝剥茧般将雨花石的精神、品质、内涵等融入校园,打造“有根可循”且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并将“雨花石文化”与育人理念完美融合。

  有了完整的“雨花石文化”理论体系,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学习、理解、继承和发扬雨花石文化。六合中专领导很早就意识到,雨花石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正逐步形成一条经济产业链,传承雨花石文化、开展特色专业建设是大势所趋。学校先后开展了4次雨花石文化产业调研,邀请南京市雨花石协会来校进行了三次专业设立论证,最终在工艺美术专业开设了雨花石雕刻方向,以文化促进专业发展,以专业推动校园文化传播。雨花石雕刻专业采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方式,从2010年开设至今已有五年历史,成为学校推广雨花石文化的中心和缩影。据许本洲介绍,学校主要从普及雨花石知识、建立专业标准、推动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完善专业建设。第一届学生是以兴趣班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共招收了20多名“学徒”,他们平时正常上课,遇到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和专业实践则跟着受聘大师学习。在雨花石知识普及方面,学校通过组织相关教师编写校本教材《雨花石美学研究》,并开设选修课帮助学生掌握雨花石的形成、品鉴、工艺加工等知识;将历代歌咏雨花石的诗词文章选编成册,让学生通过晨读接受雨花石美好品性的熏陶。与课本相得益彰,学校还成立了雨花石校外资源调查兴趣小组,让学生亲身感受雨花石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这一以雨花石雕刻专业为中心,吸引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普及方式,让雨花石文化得以散播给校园内的每个人。建立专业标准包含雨花石的雕刻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学校聘请雨花石雕刻工艺大师作为专业建设指导专家,规范专业实训中心建设,营造浓郁的专业实训文化氛围。指导专家蔡康麟大师是六合区雨花石雕刻工艺的主要传承人,也是该工艺标准的主要制定人,经验非常丰富,拿到石头便能很快判断出其价值、可雕刻的形状、雕刻方式等。如今年过七旬的他常年在校“助阵”,既培养学生也培养专业教师,是校内推广雨花石文化的“形象大使”。创新技艺是传播雨花石文化的有效方式。传统的雨花石工艺加工主要是抛光、拼装和制作简单的工艺用品,产品工艺简单、附加值低。学校在雨花石雕刻专业建设过程中借鉴了玉雕、牙雕的工艺方法,推出了雨花石俏雕工艺。一枚普通的雨花石通过俏雕后价值往往提高了数十倍,这也吸引着更多的学生学习雨花石雕刻工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专业建设的主要职责,更是传播雨花石文化的重要途径。学校充分利用专业优势,与六合区48家雨花石工艺加工厂共同成立了“雨花石文化产业发展联盟”,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定期会晤、岗位技术培训、定标准培养等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六合区雨花石文化产业的发展。学校还邀请雨花石协会的专家和企业代表每年举办两三场讲座,让校内师生更近距离接受熏陶。“精心打造雨花石专业文化,建特色专业,育特长学生。”学校五年来共培养了136名该专业毕业生,76人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5名毕业生在掌握了雨花石雕刻工艺技能后创业成功,实现了职教富民的办学目标,成为传承和推广雨花石文化的榜样。

  除了与专业结合的院系风采活动以外,为了以直观的方式使学生形成一种专业意识,从而达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参与的积极性,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学院多次举办专业主题教育活动,如2009年成功举办了《城市建设与环境的和谐》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历时三个月,听专家讲座、到西山生态园和城市建设工地实地考察等分三个阶段组织进行活动,活动结束,形成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文字报告和有关城市建设的绘图设计作品,该活动受到学院的表彰,荣获一等奖。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学校的品位和声誉,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能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建工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重点在如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凸显精神文化魅力,在立德树人上求实效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点睛之处。学院本着“建设有文化的校园,塑造有思想的教师,培育有素质的学生,办成有特色的院系”这一目标扎实地开展精神文化建设。

  1.组织开展主题明确的教育活动。每学期,每个班级都要求有计划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安全卫生、感恩立德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明是非”“、知荣辱”“、讲和谐”,做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组织学生党员开展了“学党史建优秀党支部”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典型引领,利用节点。结合学雷锋活动,我们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处处善待他人、帮助他人,热爱学习,勤于钻研,做雷锋式的好青年。结合清明祭扫活动,对学生适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讲乡土革命英雄,忆艰苦革命岁月,在学生心里埋下报国宏愿。

  3.大力开展课外读书活动。学院每学期都会向师生发出“让我们都能拥有自己的书,并能在书香中成长成才”的倡议,鼓励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结合“主题读书活动”我们组织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汇报活动,好书传看活动,经典诵读比赛、“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征文活动等,使学生浸润在书籍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养成学生爱读书、善读书的好习惯,使学生树立不读书是最可怜、可悲的价值观念。塑造文化品格,培养人文精神,注重文化熏陶。长期以来,学院始终将“真善美”、知恩图报等传统美德、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社会公德付诸于实践育人之中。2008年为汶川大地震灾区奉献爱心活动中,2005级工程监理班栗雪斌同学在参加集体捐助之后,又把自己当时刚刚获得的1000元助学金全部捐出来,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爱心、社会责任感和高尚道德情操。

  大学校园环境文化是大学教育中无声的课堂,是一种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在环境文化建设上,应注重文化品位和内涵,增强育人功能。我们充分利用好广播、橱窗、黑板报、网络等校园文化媒体、设施,充分发挥其宣传引导作用,努力营造宽松自由、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评论及学生对专题教育的体会都能够及时反映在校内橱窗和黑板报中。2006我们创办了自己的系刊《建工人》,每月发行一期,每期分四个版面,分别有时事要闻、系内活动简讯、建筑专业趣闻以及学生发表的诗歌散文等内容。我们努力做到正面宣传及时到位,负面事件适时报道,发挥载体重要作用,着力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

  发挥《论语》、《庄子》等孔孟哲学讲堂作用,使学生经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洗礼。学院每年都集中组织学生学习孔孟之道,并广泛开展讨论,切实体会“仁义礼智信”的文化精髓。利用专家学者学识,为学生开展相关讲座。我们邀请校友,现在呼伦贝尔市建设委员会工作的敖主任给同学们做《专业择业事业论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等报告,对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价值观等产生了很大影响。学生社团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教育基地,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才智文化的建设,促进了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学生勤奋刻苦、立志成才蔚然成风。近些年来学生英语四、六级过级率不断提高,英语四级过级率达到74.4%,计算机过级率达到60.4%。学院积极鼓励、支持学生考研,成立考研自习室和辅导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2010年考研率8.2%,2011年考研率达到10.14%,考研率逐年提升。在学校组织的“高等数学”竞赛中,学院学生成绩优异,2009年以来每年都有多人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和二、三等奖。2009年张洪涛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并作为自治区唯一学生代表到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这不仅是建工学院及呼伦贝尔学院的光荣,也是自治区高校的荣耀。学院学生以其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能力素质,在就业市场上一直广受用人单位青睐,得到了用人单位一致好评。这些成绩与学院注重营造才智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

  (四)拓展校园文化空间,向社会实践延伸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了解国情、民情,把书本知识同实际结合,促进知识内化为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学院坚持不懈地开展内涵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受教育、长才干、炼能力、做贡献。

  1.在每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有序安排、精心组织,带领志愿者深入到周边农村牧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图片展览、报告会、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为农牧民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战略思想。同时,志愿者们还与有关农牧区结成对子,力所能及予以帮助。他们为农牧区的孩子们发放学习用具、资料,耐心的为孩子们讲解文化知识。

  2.服务社区活动。我们每学年定期到结对社区服务,走访社区内孤寡老人家,送去爱心衣物、帮助打扫室内外环境、陪老人谈心、表演节目等,用爱心与责任带给孤寡老人以抚慰和温暖。志愿者们冒着酷暑严寒帮助社区清理垃圾、积雪等,给居民的出行带去方便,为社区的环境打扫出一片洁净天地。

  3.学院大学生爱心志愿者每学期都会不定期到儿童福利院,开展“大手牵小手”慰问活动。志愿者们及时将学院师生捐赠的衣物与学习用品发放给小朋友,帮助指导学习或给孩子们表演节目、一起做游戏等进行良好的互动,抚慰心灵、奉献关爱。学院青协还特别组织了爱心家教团,坚持在每周末到福利院给孩子们指导功课、聊天玩耍,陪孩子们渡过一个又一个快乐的周末。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增强了大学生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反映出了当代青年大学生助人为乐、甘于奉献、服务社会的精神风貌。

  学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每年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水平。几年来,我们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2009年的全区“挑战杯”活动中,佟雅茹同学荣获科技发明制作类三等奖。

  始终坚持“重于践行,受益于学生”的原则,采取“以活动带活动,以活动促活动”的方式,开展其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开展的每一个文化活动都深入到学生心中。我们根据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等特点,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发动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社团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如各类球赛、演讲、知识竞赛、歌手大赛、广场舞比赛、礼仪大赛、宿舍文化节、迎新晚会、送毕业生晚会等。这些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创新性于一体的文体活动,增强了广大学生的想象力,文化领悟性。通过开展这些文化活动,使学生的文明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促使每一位同学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爱护公物、讲文明懂礼貌、讲公德重安全。同时,促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积极参加各类集体活动,并热心于公益事业。近年来,在学院党总支、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倡导“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育人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践行“凝思砺志、德行天下”的校训。通过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才干,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视野得到开拓,知识得到延伸,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从实践、理论、艺术等方面传承校园文化精神,营造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励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广大学生打造一个素质拓展的文化舞台,为呼伦贝尔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医学生作为一支专业性极强的职业群体,肩负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历史责任和传承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并且要在深入研究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丰富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医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2.1校园文化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随着历史的更替,“90后”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力军。他们在思想理念、行为方式、人生态度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传统的校园文化模式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多样化的价值观对医学生思想造成强大冲击。同时,校园文化在形式、内容、等方面显现出滞后问题,使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能及时树立起良好的思想信念。

  2.2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力不足。校园文化作为一所大学的精神载体,是学校为了落实教学任务,实现育人目标,对学生采取的影响学生思想观念的有效措施和重要手段,但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专业技能性活动;二是单纯娱乐性活动。这两者都仅基于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或某方面能力提升的目的开展,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医德医风建设中的引导力不能得到足够显现。

  3.1牢固树立积极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育人目标。把握好立德树人的根本基调,将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人文素质培养,文化底蕴修炼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当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使之充分发挥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凝聚正能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医学生职业精神和崇高信念,使学生树立起坚定的职业目标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3.2打造多元校园文化建设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同学最喜闻乐见的。大力拓展校园文化建设载体。加强医学专业历史传承教育,强化知校爱校教育,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努力开展具有专业特点的品牌活动,具有时代特征的特色活动,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品活动。在注重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形式的同时更要充实内容。

  3.3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作用。面对网络时代,校园文化建设要紧跟时代脉搏,主动占领网络等新媒体阵地,把握舆论导向。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医德医风建设:一要加强网站建设。推行实名注册,设置贴近医学生学习、生活的栏目,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和积极深刻的内容吸引学生;二要依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加大医德医风教育的宣传作用和引导效果;三要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互动平台,密切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做到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3.4积极落实实践育人工作。社会实践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措施和途径,对促进医学生了解国情、提高能力、培养品格,奉献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医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科特点,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志愿者活动,让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医疗水平,了解基层百姓的实际需要,激励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回馈社会。通过打造学生职业道德平台来强化医德医风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领会医德医风对于医生职业的重要意义。同时,邀请优秀医学专家举办讲座、座谈会,通过开展关于医德医风的辩论赛等方式来逐步内化医学生对医德医风建设的认识。

  值得思考的是,高校校园文化有自身特有的属性,它不同于其他的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一是校园文化相对独立性与社会互动性的双重统一。校园文化集中体现在以校园为区域的空间载体上,文化影响范围也以校园存在体作为辐射源。这种特性就使得校园文化具有相对的空间相对封闭性和时空的开放性特征。一方面,校园文化以校园为空间载体,以校园师生为传播主体,以校园媒介为传播工具,使得它的建设总是立足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对外排斥一切不健康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又具有时空的开放性。它不仅仅吸收校园范围内的科研、思想、技术等文化因素,还广泛的吸收和内化社会外界一切精华文化,吸收社会产生的新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评判标准、兴趣信仰等,利用一切文化来源作为自身的生长点。这就使得校园文化既具有一定的地域相对封闭性,又具有与社会互动的相对开放性。二是校园文化的渗透性。校园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环境教育。大学学风、校训、科研精神、管理体制,甚至是校园的建筑风格、教育设施、校园周边环境等,总是以它们客体特有的符号向人们潜移默化地灌输着某种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此教育作用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影响和教育人于无声无息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达到引导和规范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校园文化首先是由人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创造的。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展现出的优良品格、行为作风以及建设的教学设施,升华并凝聚成校园文化。反过来,校园文化形成以后,又作为一种经常性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到来、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前所未有,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会也不可能扭转。经济全球化决定的是文化的全球化。全球化使民族的成为世界的,使世界的成为民族的。多元文化的碰撞,更是一种碰撞与交融,科技的广泛传播与应用,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尤其是电子信息科技更是表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电子信息科技成果被应用到教学设施和教学活动中来。电子阅览室、虚拟校园、无尘黑板擦、水写纸、微博、博客等新的科技成果使传统校园蜕变成“智能校园”。互联网通过虚拟数据平台使当代大学生可以在电脑前足不出户就能看到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实验室、展览馆等,通过三维技术还可以参观世界一流大学校园;教师可以采用微博、moodle教学平台等新的交流工具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所有这些都深刻地改变了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不可否认,校园物质文化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思想认识能力,提高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与能力,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然而校园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作为校园物质文化的“物质附属物”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滞后性,难以及时跟进校园物质文化的迅速改变。这就使得校园文化本身发生内在的矛盾。旧的校园制度文化难以适应改变的物质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给校园管理上显示出管理不到位的缺陷,精神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无法及时反映出智能科技在物质文化改变上带来的新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不得不顺应历史潮流,实行对外开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文化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资本所到之处,文化也必然将至。“多元价值观中包含的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种种的矛盾与冲突,西方文化中的享乐主义思想与校园文化的教育目的性不相符,与校园文化的先进指导思想不相符,这些不良的文化思想的肆意传播必然会削弱我国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使大学生在价值观上产生混乱。此外,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必然要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而西方多元价值观从根本上说,是属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维护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从这一功能上看,资本主义多元价值观与我国高校校园文化是不相容的。这就必然发生资本主义价值观冲击我国高校校园文化价值观的情况。

  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经济水平还相对较低,教育投入仍旧不足。校园活动经费欠缺成为高校活动建设的普遍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社团系统、学生会系统开始将目光投向企业,向企业寻求资助资金。企业则趁机获取商业宣传的机会。客观地讲,商业资金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校园活动建设经费不足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然而,商业资金支持这颗耀眼的明珠,给我们带来耀眼的光芒的同时,也投下了巨大地阴影。一旦我们不慎,甚至有可能被耀眼的光芒灼伤眼睛。由于商业资金的支持总是以获取一定的商业宣传为条件的,这就给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一是商业渗透弱化了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众所周知,校园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尤其是党团领导部门)在这一活动中本应起到领导和规范的作用。由于商业的经费赞助,商家在校园活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而校园活动的举办方由于受制于商家的资金,不得不处处同商家进行妥协。商家通过活动资金的赞助在活动中窃取重要位置,从而弱化了学校在活动中的责任。二是商业渗透大大降低了高校校园活动的品位(北大的真维斯宿舍楼)。高校校园活动是一种校园文化的表现、积淀与传递,im电竞注册是综合反映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品位、高层次校园学术、科技活动。而商业活动的融入将这种崇高的文化使命降低成毫无品味的街头叫卖。三是商业渗透滋长了学生的功利主义思想。商业渗透的校园活动散发着令人呕吐的铜臭味,使学生过早地感受到浓郁的商业气息,滋生出功利化的思想,致使文化产生自身的“异化”。

  所谓大学城,“是在政府、高校、市场、社会等多种力量的参与下,使若干所大学在某一或某些地域集聚,并达到一定规模,形成有机整体的高校集合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增加,我国大学教育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尤其是近二十年,大学发展开始形成集群效应。为了更好地利用公共资源和节约办学成本,大学建设开始在空间上趋于集中,形成大学城。大学城的建设大大增强了校园文化的空间膨胀力、学术创新力以及校园文化规模力,同时也增强了各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于高校来说,这些无疑是不小的福音。但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总是与其自身发展的特殊经历分不开的。由于大学城的形成,各高校在校园地理位置、城市环境、办学历史,以及学术特色上存在着雷同,这就使得校园文化难以凸显出其特殊性。如何在大学城的背景下,形成各高校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特色,成为新的挑战。

  首先,善于运用新科技成果。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我们在看到新事物产生带来不好的一面的同时,还应看到其有利的一面。新的科技发明与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校园文化主体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例如网络的发明,校园文化建设中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生事物,结合校园自身特征举办专题讲座、论坛、征文等新颖的活动形式,这些方式可以使校园文化的传播不受时间、地点、人数、和空间的限制而受到大学生的普遍青睐。其次,要不断提升教师、学生和管理者自身掌握和运用新科技知识的能力。新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使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的改变速度加快,这就要求我们自身要不断加强对知识的消化、应用,适应新科技知识的发展。自觉地改变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以适应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的易变。再次,加强对高科技负面影响的控制。新科技的发展,对校园文化既有促进的一面,如丰富校园文化载体、存进校园物质文化的变迁等,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严重的负面因素。例如,互联网中含有色情、暴力、血腥的信息、图像与资料,容易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很难网游的渗透与诱惑,沉迷于游戏的娱乐,荒废学业。互联网深刻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对校园文化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新科技带来的负面作用,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并通过一定的干预措施来限制其负面作用的发挥。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注重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社会主义社会大学的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校园文化建设也同样服从这一教育目的。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据意识形态的战略高地。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虽然是大学生,但其生理和心理上并未成熟,心理、性格上仍然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当今社会文化鱼龙混杂、雅俗并存,其中包含着许多资本主义腐朽的文化,容易对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大学生这个主体在没有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及正确的思想指导的课堂存在,大学生很容易走上歧途。当然,商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亦密不可分,在处理商业与校园文化建设上,应当采取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原则。一方面,由于校园文化建设缺少活动经费,可以通过商业赞助的手段解决。但是,首先,必须坚持以先进的文化为活动指导思想,注重发现和弘扬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共同之处。其次,必须坚持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目的性。不管商业以什么形式参与到活动中来,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活动的教育性质。再次,高校校园文化是“一元主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必须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

  高校校园文化有其独特的规律和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正确看待其社会地位,校园文化,尤其是高校校园文化只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是“个别”。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是个别与一般、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社会主义文化中除此高校校园文化还有其他的“个别”的存在。高校校园文化与这些其他的文化也是普遍的存在着联系的。我们在看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本身的“正功能”与“正作用”的同时,还应看到其局限性。校园文化具有地域的相对封闭的局限性,因此,“要想进一步搞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就不能不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触角延伸至校外”,建立“区域校园文化联动区”、“校企文化建设联动区”,形成校园文化、区域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互动运行机制,借助区域社会和企业的“正能量”,带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最终实现“校园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的“共赢”。当然,此时高校校园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亦成必然。

  实现“校园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的联动机制需要学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缺一不可。故还亟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定理想信念、政治信仰的教育。在公民道德规范中强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最基本的方面是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其中,“德”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形势下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要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思想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通过开展各种活动,积极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青年能够担负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我院举办的艺术节活动版块多,形式多样,很多活动都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比如在艺术节期间开展的诚信辩论赛,就是将往日课堂教学中说教色彩厚重的教育方式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双方围绕“当今世界讲诚信是否吃亏”、“诚信与利益哪个更重要”等辩题展开辩论,通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观点更加清晰。这样,无论是参加比赛的辩手还是台下观看的学生,都会从中学到如何分析解决问题,加之在辩论过程中辩手们缜密的思维、渊博的知识,也会让参赛者和观看者从中获益匪浅。通过这种有趣的活动形式,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诚信的重要性并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践行,这本身就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在艺术节活动中,我们会注重以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在建党90周年举办的“党在我心中”合唱比赛,就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稳定校园,推进我院精神文明建设,展现师生风采的一次集体活动。本次比赛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组织队伍参赛,各参赛学院师生着装整齐、精神焕发,而且在合唱中融入新的创意,用朗诵诗歌、舞蹈、讲述故事等形式,展示了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生动场景,重温党在90多年历史征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自活动开始组织筹备的一个多月来,全院师生积极有序地排演着,不仅让整个校园充满了歌声,同时更好地激发了青年学子爱国爱党的热情,也增强了我院学子的集体荣誉感,陶冶了情操。以这种红歌比赛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著。

  我院开展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校园文化艺术节的举办就是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艺术节活动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整个活动参与面广,全院共一万多学生,几乎都参与到艺术节的各项赛事活动中。我们为了得到全体学生的积极响应,把一些活动交给学生去策划,老师只在这些活动中进行指导、统筹。比如在校园舞蹈大赛这个版块中,我们会让大学生联合会文艺部去策划整个活动,学院文艺部就会调动各个二级学院的学生会文艺部,我院共有20个二级学院,这样覆盖面广,全院喜欢舞蹈的学生都会参与到活动中,无论是参加比赛的选手还是组织策划的学生或是观众,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在比赛中,选手通过初赛、复赛、决赛的比拼,才艺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在舞蹈编排和排练中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活动中参与组织策划的同学会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而观看比赛的观众会有一个认知美、欣赏美、辨别美的过程,会对活动有自己的评价,从而提高他们的欣赏辨别能力。在整个活动中,所有参与同学的综合素质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也是举办艺术节活动的初衷。

  道德教育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因为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一个能动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在开展艺术节活动时,一直把青年学生作为道德素质教育的主体,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和能动性。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青年学生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比如在雷逝世5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我们开展了“青春飞扬妙笔生锋”创意涂鸦大赛。比赛主题为“雷锋精神”,各参赛小组以涂鸦的形式,用自己的热情描绘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雷锋”。涂鸦过程不拘一格、加以创新,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敢于挑战、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涂鸦已不再单纯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展示,它还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不但以娱乐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表现力,还在这种比赛绘画方式中加深了学生的道德理念,他们会以雷锋为榜样,在学习生活中以自身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这次活动共经过近一个月的宣传、征集稿件和评委初选,最终有23件作品入围决赛并绘制到体育馆后面的涂鸦墙上,让每面墙壁都能说话,每个角落都能育人。我院在开展德育教育中,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开设道德大讲堂、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道德大讲堂中,邀请我院道德模范教师讲述自身经历,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激励学生,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平台。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让学生读中华传统经典、励志格言等,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以这些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宣传和榜样引领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我院地处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多,所以,在活动开展时我们特别注重加强民族团结。为促进各民族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构建和谐校园,每年艺术节期间,我院都在全院青年学生中广泛开展“让爱伴我成长我与民族同学的故事”征文、演讲活动,并组织优秀作品参加全区的比赛。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使每年的活动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在推广和普及民族传统文化和活动中,我们注重在传承中发扬光大民族传统文化,通过不断挖掘、创新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大力促进蒙古族和“三少”民族文化艺术活动。在每年的艺术节期间,都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排练一些优秀民族舞蹈,以这些方式对民族文化加以保护传承。这些集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民族文化艺术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精神情操,开阔视野,增进民族间的了解理解和促进民族团结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我院培养了大量的民族文化传承人才,以使其继续探索弘扬民族文化新路,建设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校园文化活动。

  我院在开展艺术节活动中非常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力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名青年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艺术节的各项活动中。在活动开展中,针对没有文艺天赋、不喜欢唱歌跳舞的学生开展一些其他活动。例如有的同学只喜欢体育竞技活动,那我们在艺术节活动中针对他们增加了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活动。但还有部分同学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竞技比赛,我们针对这类学生开展了趣味运动会活动。有的学生喜欢摄影,我们在校园文化艺术节期间,特以“多彩世界,魅力瞬间”为主题,举办了主题摄影大赛,活动以观察生活,体味人生,定格动人瞬间,留住青春回忆,分享多彩的大学生活为目的。鼓励学生在捕捉光和影美好瞬间的过程中,反映美好的生活,讴歌伟大的时代,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努力实现“一实二高三强四会”的人才培养目标,共同感受和分享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以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相一致,又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总之,我院在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非常注重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校园文化各项活动中,以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对我院人才培育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知识的巩固,科研课题的开展及学术交流的进行很多情况下都是以图书馆作为空间场所和内存纽带开展的。因而图书馆理所当然地成为高校中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心之一。置身于图书馆,每个人都变成了一叶扁舟,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置身于图书馆,每个人都变成了一块海绵,贪婪地吸吮着人类母亲的知识乳汁。

  2.1提供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文献资料情报的交流中心,是文献信息资源的聚集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产生、发展、应用,使得现代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料更加丰富多彩,品种多样,除了珍藏着古今中外的科学文献,还添电子出版物、光盘数据库、网络信息等无限的文献资源,这些文献资源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启迪创新思维、为学生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精神食粮,同时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2.2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场所,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它对学生教育的灵活性、主动性、全面性及可选择性的优势,利用校园文化这个为大学生展示、表现、提高、发展自我的舞台,配合学生会、团委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的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学习和应用融为一体;把发展智力和提高能力结合起来,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精神、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2.3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约束作用,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大学图书馆是师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馆内环境典雅、资料丰富、设备先进、借、阅、藏合一的管理模式,全开架的借阅服务方式,充满了文化和现代科技气息;清新洁净的学习环境,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起到了催人奋进的作用。图书馆员关爱读者,甘愿默默无闻,做人梯、做蜡烛、做春蚕;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一流的服务为学生铺垫出一条成才之路。这种良好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动力,给人以创新思维的灵感,真正起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

  3.1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势,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载体多样、种类繁多,是校园最主要的精神文化资源,能较全面地支持和服务于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支撑着校园文化的展开,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发展和质量水平。可以说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是息息相关的,是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之一。

  3.2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为校园文化服务的功能。教育信息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网络信息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图书馆在校园,网络信息资源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电子阅览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资源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认识到网络资源对大学生的心灵、价值观、和各种行为的影响。建立适合高校发展和教学、科研需要的网络信息资源,提供一个健康、丰富的网络信息。

  3.3发挥图书馆的环境和设备优势。图书馆明亮的阅览室、书库和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报告厅等等,这些设施本身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物质条件的支持。藏书丰富的书库可以吸引人们强烈的求知欲,优雅、安静的书库可以增强自律意识、开展自我教育,现代化的网络环境和设备,可以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学习动机。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丰富多样的开展,可以使图书馆更多地了解别的部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对图书馆的需要,从而与之积极配合,提供文献资源的支持,对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的发展,对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对现代大学生的成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当代大学校园有很多志愿服务组织,领导大学生群体参加志愿者服务。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有过当志愿者的经历。512汶川地震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志愿者行动,面对自然灾害,在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的帮助下,我们共渡难关。上海世博会共有79965名志愿者,1000万小时约4.6亿人次的服务。北京奥运会有10万赛会志愿者,20万拉拉队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100万社会志愿者,共有170多万志愿者参与服务。还有在平时大大小小的活动中,志愿者的身影无处不在。这都体现了无私的奉献精神。

  1.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提高其影响的实效性。我国一直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重在培养人的素质品德,将高校校园文化与志愿者服务精神相结合,内容上丰富了校园文化的范围,形式上更加多样,使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影响更加深远。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活动,产生道德情感的体验和思想的共鸣,从而对志愿者精神认同并接受,提高校园文化影响的实效性。

  2.丰富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观念、道德以及行为方式产生了偏差,使其在思想上也发生了变化。将高校校园文化与志愿者服务精神相结合,丰富了校园文化形式,充分提高了志愿者精神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及价值。校园文化这一新颖的教育形式促使大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内容,并将其转化为良好的品德修养。

  与此同时,将两者结合起来也有弊端,主要体现在文化形成形式长久。文化的发展具有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共同努力传承下去的。任何一种校园文化的形成都需要时间的灌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将高校校园文化与志愿者服务精神相结合需要坚持,具有可变性。

  从以上优缺点对比可以看出,将高校校园文化与志愿者精神相结合后,志愿者精神就是校园文化的象征,就能够将美好的社会品德发展成学校的精神文明,学生会更加自觉自愿地参与进来,而且在活动中更能激发积极性,使志愿活动开展得更好。所以在权衡利弊后发现,将两者结合起来更加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志愿者精神的传承。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展示学校形象、文明程度、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任何课程学习所无法比拟的。im电竞注册同时,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对自己的行为要承担社会责任。即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学好科学文化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高校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和持久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而志愿者精神是健康、向上、奉献的,内涵是丰富、多元的,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品质,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重大意义。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阳光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与志愿者精神相结合的一个典型成功案例,从志愿者精神衍生出阳光文化并把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了一起。如今,阳光文化是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院文化,也逐步发展为一种校园文化。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阳光文化的产生过程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阳光号列车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阶段。阳光号列车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4年3月,从成立到现在一直坚持扶孤助残的志愿者活动,至今已有20个春秋,近4000名学生参与了阳光号列车青年志愿者活动。它坚持的时间长、参与的人数多,产生的社会影响大,先后被《澳洲人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湖北日报》、《荆沙日报》、《荆州日报》、《楚天都市报》、《法制日报》、湖北电视台、荆州电视台、荆楚网、楚网、《长江大学报》、长大在线等多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这一活动为阳光文化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资源。第二阶段是阳光文化的建设阶段。为了深化阳光号列车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教育意义,丰富其精神内涵,我们在2006年提出了校园阳光文化的概念,并将阳光文化作为学院文化开始建设。阳光文化将学生社团活动与学生专业学习以及学生素质拓展进行了有机融合,对学院建设和学生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阳光文化源于阳光号列车青年志愿者协会所践行的志愿者精神,这是对校园文化和志愿者精神的有机结合。其“活力无限,大爱无疆”的核心精神体现了学院学生的精神追求及价值取向,在精神、制度、行为等多方面影响学生的发展。在阳光团队、阳光教育、阳光生活多种文化的影响下,学院的学生有次序地参加志愿者活动,情系、留守儿童、灾区人民,抚孤助残敬老成为学院学生的座右铭。在一次次志愿者活动的影响下,志愿者精神渐渐内化为一种行为品质。学生积极向上,充分展示了大学生阳光活力的精神面貌,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改革与实践。

  (一)完善校园文化体系要将高校校园文化和志愿者精神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就需要完善其校园文化体系。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阳光文化从成立到现在形成了完善的体系:以“光明、活力、温暖”为主旨的阳光精神,从阳光学习、阳光生活、阳光行为和阳光心态四个方面着手的“四个四”阳光一日养成制度,以“健身心、求知识、强技能、善交际”为口号的阳光素质拓展工程和阳光寝室文化,阳光课堂文化以及阳光团队文化。阳光文化从各个方面入手,使得最初践行的志愿者精神得到升华和发展。

  阳光文化引领着外国语学院的每一个人,阳光号列车青年志愿者协会坚持每周带领院系的师生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如去特殊学校、敬老院、打扫古城墙、感恩义卖和植树扫墓等,真正从实处落实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高校在将校园文化和志愿者精神相结合的过程中,需将志愿者精神落到实处,多开展志愿实践活动,以此通过从事志愿者的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感受校园文化,从而更好地推广校园文化。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培养的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根据学生的个性和专业特长,为学生搭建一个进行专业实践的舞台,以活动延伸课堂。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是特色专业实践的平台,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使学生更加热情地投入到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中去。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学生得以成长成才的沃土。良好的校风学风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凝聚力,优秀的特色校园文化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特色人才的第二课堂,不仅能够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焕发激情、催人奋进,还能使学生形成独特而优雅的气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校园人文精神、优良道德风尚、高雅文化的熏陶。3.有利于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引导示范作用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高校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一所高校由于其历史背景、发展规划、文化底蕴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高校要在激烈竞争中得到长足发展,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就要杜绝雷同化和盲目跟风,根据自身特点,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才能加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所高校都坚持特色办校,个性发展,坚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对社会文化有着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更能够促进社区文化、乡镇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大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有着重要意义。

  从校园文化环境来看,有些高校的建筑并不能体现其应有的艺术性,在人文景观建设方面缺少整体规划,没有特色也没有深刻的人文教育内涵。从校园文化活动来看,一些学校校园文化活动过分强调数量,重视文体活动却缺乏人文精神的提炼和弘扬,繁多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疲于应付,不能保证活动的质量,校园文化活动仅停留在表层,没有意识到要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他们道德素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难以避免流于形式,以致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高校应大力提倡格调高雅、高品位的精品校园文化建设,以特有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情操。

  每一所高校都有其不同的历史背景、发展规划、文化底蕴,因此每一所高校都应当有区别于其它高校的特色之处。而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很多高校却存在盲目跟风、相互模仿的趋势,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千篇一律,学科专业建设大同小异,校园文化活动相互模仿,甚至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出现雷同。每所高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往往是区别其他高校的关键所在,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缺乏特色,对高校的整体发展不利。

  高校是社会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存在,高校校园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高校校园文化能够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并且服务于社会,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因此,建设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应该打破“象牙塔”模式的封闭状态,而很多高校对于校园文化的理解局限于校园围墙之内,忽视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性,没有对社会开放,融入社会,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相对封闭,不能发挥引领社会文化的作用,不能同社会文化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

  加强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打破对校园文化认识上的局限,克服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行为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的弊端,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体现在校风、校训、校规校纪等各个方面。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各个高校不同的办学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