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传统文化进校园让青年永远“热泪盈眶”

发布日期:2024-01-16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许子威 记者 许革 实习生 陶思阅)“做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要不断回归初心,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认同的力量。”四川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中心副主任陈薇在1月13日举办的“习文化思想与大学文化建设”研讨会分论坛上说。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青年报社、西南政法大学主办,来自全国近60所高校的宣传部或团委负责人与专家学者等100余人参会研讨。

  在陈薇看来,“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也具有丰富的现代意义,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深层次的理论指导。她举例说,四川大学开设了《中华文化》《巴蜀文化》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了上百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群,大力推进“人文大讲堂”“尊经论坛”等人文讲坛建设;开展“传承弘扬江姐精神,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着力“打造一个馆、创作一台剧、建设一个班”……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每所高校根据自身特点,打造了不尽相同的表达形式。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中心主任武慧媛分享说,中国农业大学承担起了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使命,正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走向世界。比如,加强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保护,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播,还打造了全国首个“大国三农”在线开放课程,深入展示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

  在陈薇看来,高校不仅要不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现实价值和未来意义的元素,更要思考如何与青年做好沟通,让学生能够永远“热泪盈眶”。

  大学文化建设如何引导学生深化思考,进而激发新一代青年主动肩负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使命?

  对此,浙江大学团委副书记包大为分享了他的新发现: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了越来越多针对年轻人的“标签化”词汇,但事实上这些网络语言符号并不能完全贴合到新时代青年身上,有些词汇只是极端的个案或片面的见解。“我们如果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只能停留在‘自在文化’层面。但对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来说,就是要扬弃‘自在文化’,走向‘自觉文化’。”

  “我们要知道该往哪走,也要知道如何才能让青年学生更好地接受。”包大为认为,新时代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用抽象的文化符号替代另一套抽象的文化符号,能够进行恰当的“翻译”尤为重要,尤其是结合现代科技的力量。比如,浙江大学运用“数字考古”的力量,让青年学生与专家学者一起让“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活了起来,实现了不同时代、不同类别中国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的汇聚。

  这一点得到了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中心副主任陈伟的赞同。他介绍,im电竞注册电子科大川剧文化传承基地是全国首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校运用“电子信息+”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得到创新发展。比如,该校师生参与制作的《蜀道难》节目就是将传统川剧脸谱用数字化的方式投射在演员脸上并变换多种脸谱进行展示,通过歌曲、说唱、川剧、数字交互等形式的融合,展现人文之美。

  “数字技术深刻影响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个环节,恰当运用这些技术可以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吸引力和展示力,精准性和有效性,还可以提升青年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入脑入心提供有力的支持。”陈伟说。

传统文化进校园让青年永远“热泪盈眶”(图1)

  1月13日,“习文化思想与大学文化建设”研讨会分论坛现场。荆仁科/摄

相关新闻